
2.
綠啄花 Plain Flowerpecker
學名:Dicaeum concolor
綠啄花為台灣特有亞種,身長僅8公分,為台灣最小的鳥兒,分布於中、低海拔山區,為不普遍的留鳥。常單獨或結小群在闊葉疏林裡活動; 喜於樹冠上、或喬木上的寄生植物間覓食,發出「吱吱」短促的叫聲。
更喜歡在盛開花朵的樹上尋尋覓覓,有時也會有如蜂鳥般定點展翅啄花的動作。 好食小昆蟲、植物果實、花瓣或花蜜等,常把頭埋進花躲裡吸食花蜜,具傳播花粉作用。

3.

4. .

5. 站在芒草上的小可愛

6. 果子結實累累, 要挑那一顆吃呢?

7.

8. .

9.

10.

11.

12. 嘴巴上還有留了些果皮屑

13. 離開前幸運拍到的 "繡眼畫眉", 也是個好動份子 ....

14. 水麻-1.
Urticaceae 蕁麻科
英文名:Edible debregeasia
灌木至小喬木。單葉,互生,紙質,葉長5 ~ 18 cm,寬1 ~ 3 cm,葉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,葉表面暗綠,背面密生白色長柔毛,呈灰白色,葉主脈3條。
聚繖花序,簇生葉腋。
果實為球形聚合果,由多數小瘦果及果托集合而成,成熟後由綠轉橙黃色。
水麻較喜愛生長在水較多的地方,如溪澗、谷地、潮濕路邊等地,為溪谷之代表性植物之一,繁殖力強,故可應用為河溪旁的工程植栽。水麻為細蝶、苧麻夜蛾、黃三線蝶等幼蟲食草植物,亦常見紅紋沫蟬將卵泡產於其上,而山羌、長鬃山羊亦喜食其嫩葉。
原生種、自生於全台灣島海拔兩千餘公尺以下的山區,森林的邊緣,尤其喜好長於山溝、溪谷旁的陰濕之地,是很常見的植物種類,台灣山羌、長鬃山羊喜食的植物之一。果托多汁可供人食用,樹皮富含細長的纖維,可編織繩索,或者紡紗織成布,若要抽紗織布,必須先經過一道浸泡清水多日以分離纖維的工排灣族序,或者以焚火取得草木灰泡水,利用草木灰所含的鹼質來分離纖維,達到進一步精製纖維的目的,台灣各族所使用的材料與方法,基本上大同小異。

15. 水麻-2 .

16. 水麻-3, 特寫貌

17.
